宏观深度报告: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特征与新趋向-平安证券-20240626.pdf

宏观深度报告: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特征与新趋向-平安证券-20240626.pdf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新特征与新趋向:

本文主要梳理了新冠疫情后中国FDI的四个关键变化:增长趋势、资金来源、投资方式和行业分布。

一、增长趋势:

2024年1-5月,中国FDI累计同比下降28.2%,但相较2019年同期仍增长11.8%。2023年四季度以来压力有所缓和。与全球比较,2023年中国FDI同比跌幅高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但2020-2023年综合表现仍好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二、资金来源:

中国FDI资金来源中,中国香港占比超过七成,“离岸金融中心”占比超过八成。2020-2022年,中国FDI增量基本全部来自离岸金融中心,其他来源增长仍在修复。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离岸金融中心的FDI可能包括“返程投资”。估计2020-2022年中国FDI中“返程投资”占比约四成,平均每年约600-700亿美元。

三、投资方式:

新冠疫情以后,全球绿地投资活动一度受阻,但2021-2023年连续三年增长;相较之下,跨国并购活动在疫情初期呈现韧性,但此后增长乏力,2022-2023年连续两年下滑。2020-2023年,中国绿地投资下滑压力高于全球,不过2023年压力有所缓解。2020-2023年,中国跨国并购FDI金额整体较快增长,但项目数量却明显减少。

四、行业分布:

202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FDI同比降幅小于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是主要驱动。近年来,外商投资重心由制造业和房地产,持续转移至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FDI占比稳步提升,其中交运、金融、批发零售、TMT、科研、商业服务等六类行业FDI合计占比,由2010年之前的20%以下,逐步提升至2020-2022年的58-60%。外商投资布局由服务“外循环”更转向参与中国的“内循环”。

总结:

新冠疫情后,中国FDI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FDI增速面临压力,但长期仍有增长潜力。其次,资金来源高度依赖离岸金融中心, “返程投资”值得关注。第三,绿地投资复苏,但跨国并购活动放缓。最后,外商投资重心从制造业和房地产转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开放程度的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71.79 KB | 1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