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消费者网购消费信心指数调研报告.pdf

2021中国消费者网购消费信心指数调研报告.pdf

该文档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学术工作室发布的《2021中国消费者网购消费信心指数调研报告》。报告通过电子化问卷方式,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7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中国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信心、意愿及影响因素,为网络消费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概述:

  • 网购消费信心是消费者对网购满意度和未来预期的反映,是消费者心理主观感受的测量指标。
  • 本次调查覆盖范围广,样本量大,通过分析消费收入预期、市场环境预期、价格预期等,探究消费者的感知,分析网络消费意愿和影响因素,厘清消费信心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样本特征:

  • 样本平均年龄35岁,以20-39岁为主。
  • 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比86%,以大学本科学历居多(40%)。
  • 职业以企业/公司一般人员、在校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为主。
  • 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1-10000元区间。
  • 已婚人士占62%,其中61%育有子女。
  • 99%的受访者有网购经历,多数认为网购非常方便,且频率较高。

主要结论:

  • 消费观念多元化,理性消费是核心: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和理性节制,同时也追求享受乐趣和个性。男性更认同性价比,女性更认同享受乐趣。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消费观念的侧重有所差异。
  • 网购平台类型多样,消费渠道更广泛:国内全品类平台仍占据主导地位,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迅速崛起。不同性别在购物平台的选择上有所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使用偏好不同。
  • 商品与服务场景化,区域不均在改善:服装、食品、家庭日杂用品是网购的主要品类。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网购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男性在汽车商品、虚拟商品和数码产品上的购买更多,女性在个人护理和家庭日杂用品上的购买更多。
  • 国内平台与跨境电商同频共振:多数人认为未来6个月国内电商平台的价格会上涨。
  • 新国货成为新消费国潮:绝大多数消费者支持国货,对国产品牌发展充满期待。不同年龄段对国货品牌的购买意愿存在差异,80后购买国货意愿最高。各区域消费习惯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有所差异,西南和西北地区对增加国货品牌购买的意愿最为强烈。
  • 耐用品预期较低,快消品仍是消费预期的主流: 消费者对于提高快消品的购买意愿是最高的,同时想要降低线上虚拟消费品购买的人数。
  • 消费预期信心和消费认知信心: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对于未来消费的预期信心向好,整体上对于未来消费的预期是处在一个较为中立偏积极的态度。且相对于过去6个月,网络购物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正在温和上涨。一定程度上消费的预期信心是受到消费认知信心的正向影响。

农村电商: 新冠疫情期间农村电商凭借其优势,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县域电商还将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正在走向大市场,助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动力。

总而言之,该报告对2021年中国消费者网购行为和信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消费观念、平台选择、品类偏好、区域差异等方面的重要趋势和特征,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02 MB | 4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