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镜见”系列专题之二-历史不会重演:一揽子增量政策,这次不一样?-241021.pdf

申万宏源-“镜见”系列专题之二-历史不会重演:一揽子增量政策,这次不一样?-241021.pdf

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探讨了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并将其与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进行对比,以分析当前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报告首先指出,自9月下旬以来,中国宏观政策持续加码,包括金融“三支箭”(降准降息、稳定股市工具)、财政增量举措(支持地方化债、补充核心资本、支持房地产、加大民生保障等)。这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推出的“四万亿”计划有相似之处,但报告强调,当前经济环境与2008年有所不同。

报告对比了“四万亿”计划与当前增量政策的异同,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背景与目标:2008年“四万亿”计划旨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领域。而当前,增量政策的目标可能更加复杂,除了稳增长外,还包括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支持房地产市场、保障民生等。
  2. 资金来源:“四万亿”计划主要依靠地方财政、地方融资平台、社会投资,中央财政投资占比约三成。当前,在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增量政策的资金来源可能更多依赖中央财政。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已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列为首要政策。
  3. 政策重点:“四万亿”计划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货币政策积极配合,产业政策亦紧随其后。当前,增量政策的重心可能向民生、消费等领域倾斜,以适应城镇化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等新形势。报告认为,传统基建投资可能不再是财政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
  4. 风险提示:报告强调,经济变化超预期和政策超预期都可能带来风险。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四万亿”计划的运作方式,包括财政、货币协同,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的作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报告同时指出,2008年“四万亿”计划也导致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杠杆率的上升,这为理解当前增量政策的挑战提供了背景。报告还提供了图表,展示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基调、财政支出、居民偿债支出等数据,以及“四万亿”计划的资金结构和投向。

报告最后强调,与“四万亿”计划时期相比,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同,尤其是债务压力,因此本轮增量政策的特点是,可能更多依赖中央财政,并更加关注民生、消费领域,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000.76 KB | 1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