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突围”系列专题之一:制造业投资框架“大迁移”-申万宏源-20240826.pdf

产业突围”系列专题之一:制造业投资框架“大迁移”-申万宏源-20240826.pdf
这份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报告题为《制造业投资框架“大迁移”》,旨在探讨当前中国制造业投资的新逻辑,并分析传统框架的局限性。报告主要观点包括: 1. **制造业投资框架的转变:** 报告认为传统的盈利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框架已不再适用。虽然企业盈利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盈利增速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并不匹配。更深层次的驱动力在于供需远期再平衡,即企业对未来需求的预期。然而,即使是供需再平衡的框架,也难以完全解释2022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的强劲增长。 2. **传统框架的局限性:** 无论是盈利还是供需关系,都难以充分解释当前制造业投资的强劲态势。具体表现为:需求对制造业投资的指导性减弱,“最终广义工业品需求”指标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背离。同时,内外需、产能利用率等指标与制造业投资的关联性也在下降。 3. **供给侧转型的重要性:** 报告提出,供给侧转型是解释当前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因素。 * **产能更新周期:** 制造业存在产能更新的周期性,更新时会推动投资增速高于产能利用率。不同行业的更新周期不同,参与全球竞争的制造业更新周期更短。 * **产业升级与转移:** 供给侧转型也表现为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产业升级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可能导致效率下降。 4. **高频数据跟踪:** 报告通过跟踪工业生产、建筑业开工、集运价格、出行活跃度等高频数据,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例如,钢材盈利率下降,高炉开工率下降,但钢材表观消费有所回升;国内航线客运有所减少,而货运运输有所回升,商品房销售季节性回升。 5.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提示了以下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部分新兴行业过度投资;房地产形势变化超预期。 总而言之,该报告认为,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理解中国制造业投资,并强调了供给侧转型(包括产能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04 MB | 2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