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研究: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华泰证券-20250226.pdf

宏观深度研究:2025,中国增长能否回升-华泰证券-20250226.pdf

这份宏观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能否回升的可能性,分析了多个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经济趋势进行了展望。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在经历2020-2024年期间的调整后,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在2025年回升。推动这一回升的关键因素包括:

  1. 信贷/社融周期企稳回升: 报告指出,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资产负债表循环,是驱动中国信贷周期扩张的重要动力。在经历了调整后,这一信贷循环正在边际改善,表现为居民房贷存量恢复增长。虽然真实利率水平仍然偏高,但融资环境已经有所放松。

  2. 总需求分析: 报告预计,旧经济拖累将下降,新经济将超预期扩张。

    • 房地产去杠杆影响减弱: 报告测算,2022-23年房地产、服务及相关消费对名义GDP的年均拖累超过1.5个百分点。而随着地产去杠杆周期的曙光初现,地产及相关板块对名义GDP增长的贡献已由负转正。
    • 地方财政支出改善: 地方财政支出对增长的拖累有望下降。
    • 产能调整: 产能调整比较灵活的板块已经出现价格企稳、需求企稳的信号。
    • 企业资本开支企稳回升: 企业资本开支周期有望企稳回升。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经历2-3年调整,出清有望进入“冲刺”阶段。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投资,尤其是以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井喷”阶段。
  3. AI 相关投资的积极作用: 报告强调,AI相关投资的增加可能会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报告估算,中国互联网企业2025年资本开支可能超过6000亿甚至接近万亿元,而更广泛地统计,AI 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增量可能高于6000亿元。中国具备工程师红利、网络效应、应用场景等优势,AI投资具有巨大潜力。

  4. 物价走势: 物价走势呈现分化,部分城市房价及房租开始磨底,新经济需求驱动的铜、铝等价格回升,酒店、餐饮等价格亦边际企稳。但与传统基建相关的如水泥、玻璃价格仍偏弱。

关键变量:

  • 外需: 报告认为,外需相关的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关键变量。
  • 地产: 报告强调,地产需求企稳的持续性也是决定复苏的关键。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
  • 地产周期再度下行,拖累内需。

总结:

总而言之,报告认为,在信贷周期企稳、地产影响减弱、AI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增长回升。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外需和地产需求企稳的持续性,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96 MB | 2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