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系列研究之二:如何看待产业外迁与企业出海?-粤开证券-20240829.pdf

出口系列研究之二:如何看待产业外迁与企业出海?-粤开证券-20240829.pdf
这份粤开证券的研究报告探讨了产业外迁和企业出海的问题,分析了其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报告指出,2010年以来,产业外迁导致中国部分商品出口份额下滑,近年来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出海潮”。报告认为,在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和成本比较优势转移的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符合经济规律,短期内不必过度担忧产业外迁风险。 报告分析了产业外迁的类型和目的地:资源密集型产业外迁至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至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同时,报告也分析了新一轮企业出海潮的四大特征:企业主体、出海动力、目的地以及产业链布局的差异。 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在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强大的供应链产业链优势,但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企业管理能力挑战等风险。 报告总结了产业外迁的原因,包括中国在低端制造环节的成本优势转移、为产业升级腾挪空间、低收入经济体营商环境优化以及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 报告强调,产业外迁在短期内对中国整体出口影响有限,出口竞争力向产业链中上游转移。但从中长期来看,需要警惕产业外迁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宏观经济波动和就业风险。 最后,报告提出了应对策略: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财税政策扶持企业出海、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吸引高质量外商投资、打通产业链内循环堵点,挖掘产业链升级的内在动力。 总体来看,既要积极支持企业出海做大做强,也要未雨绸缪防范风险并积极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 MB | 2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