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人类—2024年中国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与未来展望-艾瑞咨询-202402.pdf

为全人类—2024年中国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与未来展望-艾瑞咨询-202402.pdf

这份艾瑞咨询的报告名为《为全人类 - 2024年中国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由艾瑞研究院的李超署名。报告主要探讨了民商力量参与中国航天产业的现状、重要性、演变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核心观点:

  • 民商参与的重要性: 全球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商业航天崛起吸引了更多非传统航天产业参与者,民营航天在提高效率方面表现抢眼。可回收技术显著提升火箭发射频率,使空天产业更趋近现实。

  • 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 技术进步降低了社会参与航天的门槛,使得低成本使用航天器成为可能,并推动航天内生动力从军政需求向社会需求转移。虽然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业规模庞大,但与航天的直接关联较弱,亟需新生态转变。

  • 民商介入航天产业的演变: 航天产业发展遵循从“依附-独立-合作”的路径,在融资、研发和市场等问题不变的环境下,产业自身正在向更灵活的模式演进。

  • 民商结合的机遇与问题: 民营航天促进更多商业合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合作方式相对较少,成本较高,效果难以评估。

  • 未来展望: 报告强调应鼓励民商深度参与航天器及空间应用本身,并列举了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的多种框架,包括成品级、系统级和研发级航天器合作。航天器的巨大认知价值是价值创造的中坚力量。

    • 指出目前存在火箭生命周期的忧虑,即新火箭型号从诞生到退役可能无法回收研发成本。
    • 展望了未来商业航天更开放的合作模式,以航空产业链为蓝本,实现更高效和低廉的航天器研制。
    • 强调航天产业的宣传应与时代脱节,突破关系型商业生态,从而获得资源注入,实现技术领先。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55 MB | 2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