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对比系列之一:日本长期停滞的表象与根源-中信建投-20230808.pdf

中日经济对比系列之一:日本长期停滞的表象与根源-中信建投-20230808.pdf
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日本长期经济停滞的表象与根源,并与中国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核心观点:** 1. 日本经济高度外向,易受内外冲击影响,其衰退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演变,从需求不足到结构性衰退。 2. 日本长期衰退的主要特征是伴随小幅持续的通缩。 3. 日本政府对泡沫经济的遏制开启了市场出清,但后续影响超出预期。 **日本经济衰退历程:** * **危机肇始:**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日本央行宽松应对,埋下资产泡沫隐患。 * **长期停滞:** 1990年前后,紧缩政策导致泡沫破裂,经济衰退,93-96年经济虽有复苏,但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加上美股互联网泡沫破裂,通缩加剧。2003-2007年,日本经济缓慢复苏,但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重创,通缩和结构性问题凸显。 * **走出通缩:** 安倍经济学开启系统性整顿,2012-2019年,经济增速低位运行,通缩有所缓解。2020年至今,延续安倍经济学政策,疫情期间扩大刺激规模,2022年下半年走出通缩,通胀在3%左右。 **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与中日对比:** * **通缩机制:** 日本长期衰退伴随通缩,主要受基本面不振、政策滞后、通胀预期下降影响。 * **汇率与日元国际化:**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是重要转折点,日元汇率升值和国际化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资产泡沫与金融体系脆弱性:** 泡沫破裂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引发危机,加剧了经济衰退。 * **实体经济:** 平成年代企业普遍面临盈利能力下降、创新不足的问题。 * **增长视角下的衰退分析:** 日本潜在增长率下降,受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和资本积累减缓的影响。 **日本与中国的对比:** * **通缩基础:** 中国当前不存在日本长期通缩的基础。 * **劳动力结构:** 中国劳动力人口结构与日本不同,影响和冲击不同。 * **经济体量与结构:** 中国经济体量大,内需潜力大,抵御风险能力强。 * **政策空间:**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操作空间。 * **汇率影响:** 人民币汇率在出口中的作用上升,但影响机制与日本存在差异。 * **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可控,与日本当时情况不同。 **风险分析:** * **海外风险:** 警惕日央行政策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海外政策超预期、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冲突等带来的风险。 * **国内风险:** 关注疫情余波、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和改革推进中的挑战。 **结论:** 报告认为,日本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但中国与日本在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本有所不同。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79 MB | 2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