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刘启华.pdf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刘启华.pdf

本文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深入分析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园区产业项目落地见效。

研究背景:

重点园区是海南自贸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和经济活动主战场。文章调研了多个重点园区,发现自贸港重点园区充分利用制度创新优势,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加速集聚,经济规模效益快速提升。

发展概况与建设成效:

  1. 快速增长的重点指标: 2022年,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超过全省投资增速,税收收入占全省比重超五成。
  2. 平台公司发展壮大: 园区平台公司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重点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3.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4. “三生融合”: 园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产业项目落地的堵点与难点:

  1. 要素保障不足: 土地供应紧张、资金紧张、能耗指标难以满足产业项目建设需要。
  2. 缺乏标杆企业: 园区“赚钱效应”不足,本土企业创新性成长性不够,重招商轻服务。
  3. 园区管理协调机制有待创新: 招商竞争、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4. 制度集成创新力度仍需加大: “放管服”意识有待加强,通关便利性和税收征管有待提升。
  5. “亲商”观念有待增强: 部分官员的亲商意识有待加强。

境内外产业园区发展经验:

  1. 土地高效利用: 新加坡政府通过强征土地、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2. 资金筹措: 上海通过基金引导、保障自贸区建设支出等方式扶持园区企业发展。
  3. 能耗指标管理: 河南通过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控制、煤炭指标跨区域转移等方式优化能耗管理。
  4. 人才战略: 新加坡通过人才立国、重视教育和培训、优惠政策等吸引人才。
  5. 海关便利化: 挪威、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海关管理,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6. 澳斯卡案例: 洋浦保税港区澳斯卡粮油公司案例,展现了自贸港政策的优势。
  7. 上海、湖北经验: 上海杨浦区、湖北通过多项举措促进企业发展。

政策建议:

  1. 要素保障:
    •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用地指标。
    • 加大财政支持,创新融资模式。
    • 差异化制定能耗指标,允许交易。
  2. 用足自贸港政策:
    • 根据现代企业特征,细化“实质性经营”认定。
    • 扩大鼓励类产业目录,加快税收改革。
    • 有序试点开放网络信息资源。
    • 积极建设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3. 优化管理体制:
    • 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允许组建市场化招商队伍。
    • 提高政策透明度,吸引企业入驻。
    • 建立科学的综合考核体系。
  4. 制度创新:
    • 加强跨境贸易自由便利化,优化通关流程。
    • 争取中央支持,简化税收流程。
  5. 营造亲商氛围:
    • 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 落实人才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887.11 KB | 1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