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关税上升下的进口与替代-华泰证券-20250421.pdf

中国对美关税上升下的进口与替代-华泰证券-20250421.pdf
中国对美关税上升下的进口与替代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总结如下: **研究背景与主要发现:** * 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特别是进口、替代效应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自2024年2月以来,美国对中国累计加征关税145%,中国采取了三轮反制措施。 * 研究量化分析了关税上升对中国的影响,包括关税税率的提升、进口规模的变化、以及潜在的进口多元化和国产替代效应。 **关税影响量化分析:** * 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预计将推升对美关税税率约127个百分点。 * 由于中国自美总进口占比不高,关税上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相对可控。 * 关税上升可能导致自美进口规模明显收缩,反制措施推升中国整体进口平均关税税率有限。 * 预计中国自美进口规模可能下降6-7成。 **行业影响与进口替代:** * 反制措施对中国整体物价水平的影响预计较为温和,但短期内部分行业可能面临局部“堵点”和阶段性通胀压力。 * 电子机械、农产品、化工、能源等自美进口规模较大,对美依赖度较高。 * 中国进口的运输设备部件和精密仪器对美依赖度较高,或面临较大影响。 * 预计对美关税上升将加速农产品、半导体设备、药品、飞机等领域的进口“分流”,以及化工、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国产替代。 * 中国自美进口的农产品、半导体设备、药品和飞机等订单或将分别分流至巴西、日本、德法等国。 * 化工、汽车、以及半导体等领域还将迎来“国产替代”的机遇和挑战。 **风险与展望:**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尤其应警惕“蝴蝶效应”。 * 中美两国货物进口与GDP之和分别占全球的24%和43%,贸易额收缩的影响不容小觑。 * 进口多元化或国产替代将提供一定的缓冲,但中美贸易大幅收缩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值得高度警惕。 * 风险提示:中美互征关税幅度再度变化,全球贸易面临关税冲击。 * 报告预测,如果自美进口的20%-40%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可能提升巴西、日本、德法等国家的对华出口。 * 中国在化工、汽车、以及半导体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实力,可能实现国产替代。 * 未来可能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产替代。 * 2020年疫情初期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全球贸易规模下降23%。 * 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地缘政治风险加速国内对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国产替代的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4.06 MB | 1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