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居民的“钱包”会成为内需的“灵药”吗?-德邦证券-20230626.pdf

宏观专题:居民的“钱包”会成为内需的“灵药”吗?-德邦证券-20230626.pdf
德邦证券发布的宏观专题报告探讨了居民“钱包”是否会成为拉动内需的“灵药”。报告指出,尽管端午假期旅游消费走弱,且年初市场期待的“释放超额储蓄、带动消费强劲增长”并未如期实现,但居民部门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仍然较弱。报告认为,当前居民部门并未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而是面临着收入增速放缓和刚性支出增加的双重挤压,导致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可能不及疫情前的一半。 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1. **未释放的“超额储蓄”:** 居民储蓄率仍高于疫情前,但消费缺口依然存在。这与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缓慢、就业和收入的改善滞后于宏观经济复苏有关。 2. **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辨析:** 我国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和债务收入比处于国际中上游水平,但并未达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严重程度。虽然居民有减少支出、增加储蓄、偿还贷款的倾向,但这些行为更多是源于收入不确定性下的预防性储蓄,以及房贷利差驱动下的提前还贷,而非资产负债表失衡。 3. **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疫情导致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尤其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和上市公司薪酬方面。同时,刚性消费支出(如食品和居住)占比上升,进一步挤压了可支配收入。 4. **消费修复的展望:** 报告认为,居民“钱包”的修复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消费复苏的动力将分为两步:首先是疫情后人员流动的恢复带来的快速而强劲的复苏,其次是居民部门的逐步修复带来的长期缓慢的复苏。 报告还提示了当前经济中需要警惕的风险,包括:青年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出口下行超预期等。 报告建议关注知识密集型行业就业吸纳、房地产市场稳定以及相关政策的平衡。 总体而言,报告对居民消费修复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未来消费复苏仍有空间,但过程将是渐进和长期的。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71.29 KB | 1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