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新基建:激发都市圈新动能-华夏幸福-202004.pdf

疫情背景下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新基建:激发都市圈新动能-华夏幸福-202004.pdf

该文档主要围绕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基建展开,探讨了其重要性、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核心内容如下:

  1. 新基建的重要性: 文档强调,防范医疗系统性风险是比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更底层的基础建设。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在为医疗系统性风险买单,因此增加医疗与公共卫生投资,补齐短板至关重要。

  2. 资源现状与问题: 我国医疗与公共卫生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平衡,主要体现在:

    • 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医师人数较低。
    • ICU床位/总床位数比例较低。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量不足。
    • 资源多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分布不均衡。
    • 各省市当地救治能力差异大。
  3. 新基建的方向: 文档提出,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基建重点在于:

    • 新增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等。
    • 新增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医院、二级以上医院ICU/感染科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 提升现有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化、数字化能力。
    • 实现疾病预防与诊疗的智能化。
  4. 潜在新动能: 新基建将激发诸多潜在动能,包括:

    • 智慧医疗:智慧医院、远程医疗等。
    • 第三方检验中心:提供基因检测、血液检测等服务。
    • AI+医疗:应用于研发、影像诊断等领域。
    • 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和可穿戴设备提供服务。
  5. 投资机会: 文档认为,在以下方面存在大量投资机会:

    • 增设三级医疗机构,尤其是都市圈的三甲医院。
    • 完善二级以上医院ICU资源配置和感染科建设。
    • 建设传染病医院,提升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能力。
    • 推动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
    • 发展互联网医疗,构建“医药商业+医疗终端+医患个体”联动机制。
    • 发展医疗IT,提升医院和区域卫生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 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助力医疗智慧化。
    • 鼓励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发展。
    • 推动AI助力医疗与公共卫生数字化、智能化。
    • 发展健康管理,基于个人健康档案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发展重点:文档强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各级医疗卫生体系。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16 MB | 2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