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中国人民大学&蚂蚁集团研究院-2024.4-121页.pdf

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中国人民大学&蚂蚁集团研究院-2024.4-121页.pdf

本报告《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旨在推动金融健康从理论走向实践,关注消费者金融健康状况,并为金融服务供应商提供参考。

报告首先阐述了政策背景和金融健康的概念,认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正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报告将金融健康定义为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衡量个人、家庭、企业在多大程度上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成长发展所需金融资源,并保持财务掌控力。

为了推动金融健康从理论走向实践,报告在度量方法上进行了迭代升级,包括:

  1. 主观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和指数:在现有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前沿方法分析每个指标的度量效力,优化形成了具有更好度量表现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主观金融健康指数”,根据分值划分健康状态。

  2. 综合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和指数:首次尝试融入与金融健康相关的金融业务数据,探索构建与主观数据相结合的“综合金融健康指数”,并根据与主观金融健康指数的对应关系划分健康状态。

报告对消费者金融健康指数的分布与解读进行了分析,发现:15%左右受访者的金融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此外,报告分析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群体中,消费者金融健康状况呈现出的鲜明差异,例如:年龄、学历、性别、城乡和职业类别等。报告揭示了收入殷实不一定金融健康,收入波动性对金融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需要数倍收入的提升才能弥补。同时,支付宝平台的金融教育参与程度越高,金融素养和金融健康状况越好。

通过对大银行、细分服务领域和金融科技平台的行业案例分析,报告认为关注消费者金融健康是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创造新模式、填补市场空白不可忽视的机遇。

最后,报告在宏观和行业层面提出了研究启示和建议,包括:

  • 在宏观层面:

    • 以金融健康建设为抓手,锻造普惠金融的新质生产力。
    • 将金融健康作为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体系化提升居民金融健康。
    • 进一步探索金融健康指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在行业层面:

    • 持续度量金融健康,为业务优化提供信息和证据。
    • 大力推动普惠保险发展,持续加固社会安全网。
    • 加强关注重点人群,增强赋能的针对性。
    • 通过行为助推和实验分析,拓展聚焦金融健康的商业模式。

总而言之,本报告旨在强调金融健康的重要性,并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实践指导,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福祉的提升。

下载完整报告 | 6 MB | 12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