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普:后疫情时代影院观众决策及传播调研报告-观众篇.pdf

拓普:后疫情时代影院观众决策及传播调研报告-观众篇.pdf
这份报告是拓普咨询公司关于后疫情时代影院观众决策及传播的调研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研究说明及主要发现、中国影院观众规模结构、影院观众观影决策及传播分析。 **主要发现包括:** * **影院观众规模结构:** * 疫情后中国影院观众超4.4亿,城镇人口观影渗透率已接近北美。 * 女性影院观众比例疫情后提升明显。 * 20-29岁观众仍为中国影院观影主力,但已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 影院观众下沉趋势显著。 * **影院观众观影决策及传播:** * 观众影院观影决策以“提前计划”为主,“电影内容”是决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 * 影院观众观影决策链分“影片认知”“观影决策”“购票决策”“评价分享”四大环节。映前1个月是观众“影片认知”的临界点,映前1周是“观影决策”和“购票决策”的关键期。 * 抖音、微博、猫眼淘票票购票入口是观众获取影片信息的主要渠道。 * 观众获取信息以被动覆盖为主,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动力。主创信息、预告片、故事梗概和网络评分是观众主动搜索最重要的信息。 * 影片类型、口碑、故事本体是用户观影的主要驱动因素。 * 喜剧、科幻、动作是观众最喜爱的影片类型。 * 影院购票线上化全面覆盖,猫眼、淘票票购票入口是观众购买电影票的主要渠道。 * 影院观影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与“朋友/同事/同学”一起观影的比例较高。 * 亲子观影场景中,家长掌握影片选择的主要决策权,母亲、一线城市家长的主导性相对更强。 * 观众映后分享意愿较高,一线城市用户评论意愿更强。微信是观众映后分享的主要渠道,分享内容以影片剧情为主。 * **中国影院观众规模结构** * 北美影院观众渗透率跌幅远超中国,中国影院观众规模由疫情前的4.90亿人降至近1年的4.41亿人,城镇人口中的影院观众比例已追平北美。 * 中国和北美的女性观众比例均有所提升。 * 中国25岁以下年轻观众比例偏低。 * 疫情后一二线影院观众比例持续走低。 * **观影决策及传播分析** * 大部分观众首先确定电影,再选择时间/地点。 * 对影片感兴趣后,四成观众会主动搜索相关信息。 报告还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观众在影片类型偏好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电影行业制定更有效的宣发策略提供了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4.29 MB | 2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