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CCER为何开启?因何暂停?何时重启?

摘要 : 本周,《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梳理了中国CCER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重启的机遇与挑战。CCER指的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我国的CCER体系于2012年开始起步发展,于2017年3月暂停。在CCER暂停的原因分析中,主要涉及CCER价格优势缺失以及流动性受限。现阶段仅有电力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对应的CCER需求每年约2亿吨;若未来碳交易市场扩容至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八个行业,碳排放量总额将会达到70亿-80亿吨/年,对应CCER的需求量将达到3.5亿-4亿吨/年。在CCER重启加速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有望受益。根据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碳价指数数据,2022年我国CCER均价为56.5元/吨,碳交易市场扩容后对应的CCER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7.8-226亿元。对垃圾焚烧公司、填埋气发电公司以及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公司的业绩弹性也进行了测算。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CCER为何开启?因何暂停?何时重启?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76 MB | 1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