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偏爱LLM生成内容——直到发现是AI所为.pdf

这份文档探讨了用户对由大型语言模型 (LLM) 生成的内容的感知,以及用户在知道内容来源是 AI 还是人类时,对内容的偏好如何变化。以下是文档的核心内容总结: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 LLM 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本生成和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考察用户在未知或已知内容来源(人类或 AI)的情况下,对不同来源的回答的偏好。研究关注点在于,随着 LLM 生成的内容越来越接近人类写作风格,区分两者变得更具挑战性。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受控实验设计,参与者被随机分组,接受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回答。问题来源于 Quora 和 Stack Overflow 等平台,涵盖了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每个问题都配有两个答案,一个由 LLM 生成,另一个由人类生成。参与者需要从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同时,一部分参与者会被告知答案的来源,另一部分则未知。研究还收集了参与者的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
**研究结果:**
* **整体偏好:** 总体而言,参与者倾向于选择 AI 生成的回答。
* **来源知情的影响:** 当参与者被告知答案的来源时,这种偏好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未知来源的情况相比,参与者更倾向于选择人类生成的回答。
* **个体差异:** 这种偏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编程技能和问题所属领域。例如,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人类的回答;具备编程技能的人在知道来源后,也更倾向于选择人类的回答。
* **领域影响:** 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中,当参与者了解来源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人类回答,但在物理科学和工程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结论与意义:**
研究表明,用户在评估内容时,对 AI 生成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好,但这种偏好会受到内容来源信息的影响。当用户得知答案是由 AI 生成时,其对 AI 生成内容的偏好会降低。这突出了提高 AI 生成内容在需要信任和可靠性的场景中的感知,以及提升 AI 工作质量的重要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公众认知中,公开内容的来源对于塑造用户对内容质量的判断至关重要。
**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仅限于文本内容,未涵盖图形、音频或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数据收集依赖于在线平台,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研究结果基于自我报告和实验框架内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社会期望效应的风险。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增强人类或 AI 生成内容的感知,以及在协同创作场景中,人类和 AI 的互动关系。
相关报告
-
2.24 MB 64页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白皮书(2022年) 京东探索研究院 .pdf
-
777.84 KB 30页 AI生成内容发展报告2020——“深度合成”商业化元年-腾讯研究院-202005.pdf
-
3.09 MB 22页 2025年如何进行有效的CMF用户研究以发现感官体验的新接触点报告.pdf
-
12.27 MB 102页 图解四部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强制性国标与指南.pdf
-
9.33 MB 34页 2025短剧用户内容消费洞察-艺恩-202503.pdf
-
5.5 MB 72页 阿里巴巴深度报告: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调整后重启增长-国海证券-250101.pdf
-
16.95 MB 45页 2024算法与AI大模型的用户认知调研报告-蚂蚁集团-202412.pdf
-
2.87 MB 83页 2024年中国内容社区平台用户价值洞察报告-艾瑞咨询-202410.pdf
-
10.07 MB 21页 2024年中国AI内容创作类应用生态研究报告-易观分析-202410.pdf
-
1.38 MB 16页 2024年AI是否适合你的HR部门研究报告.pdf
-
13.25 MB 46页 AI视频生成研究报告【量子位智库】.pdf
-
35.07 MB 37页 2024中国年轻人的钻石新意:真正的奢华是“悦己”-JINGDAILY-202404.pdf
-
1.6 MB 18页 高通:2023混合AI是AI的未来白皮书(第一部分).pdf
-
10.45 MB 52页 AI2.0时代如何通过AIGC打造爆款营销内容?-腾讯云.pdf
-
300.94 KB 5页 传媒动态研究报告:AIGC系列之对传媒价值是什么?对存量提质增效 对新增探索无边界
-
2.22 MB 14页 传媒行业月度点评:OpenAI发布GPT4,关注AI赋能内容场景应用
-
595.21 KB 5页 传媒行业动态研究报告:AIGC系列之对传媒价值是什么?对存量提质增效,对新增探索无边界
-
512.91 KB 14页 传媒互联网行业3月周报:LLM首个现象级产品落地,AIGC产业化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