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毕马威-202311.pdf

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毕马威-202311.pdf

《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由毕马威中国编写,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碳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发展特征和未来前景,为行业提供创新方法论与实践案例。

核心观点

  •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独特性: 强调中国碳市场服务于生态目标,以碳资产定价和管理作为核心,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其发展受政府监管驱动,碳交易底层资产为权利或信用,且碳价受需求端影响。
  • 中国碳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征:
    • 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市场运行平稳,碳价稳中有升。
    • 中国碳市场发展在制度保障、价格发现和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 六大创新维度:制度规划创新、交易机制创新、主体角色创新、交互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网络创新。
  • 中国碳金融创新模式应用: 基于监管、市场、服务三大维度,总结了六种创新模式:
    • 制度规划创新: 明确长期规划、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市场活力。
    • 交易机制创新: 增加有偿分配、完善风险管理、设置价格稳定机制。
    • 主体角色创新: 金融机构在撮合、交易和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 交互场景创新: 通过外部合作,实现交易、融资的全面服务。
    • 金融产品创新: 涵盖交易工具、融资工具和支持工具。
    • 服务网络创新: 构建覆盖核证、报告、咨询、数据和系统等服务的生态圈。
  • 未来展望: 预计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市场覆盖范围、参与主体和金融产品将日益丰富。

创新案例

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多个创新案例,涉及券商、信托、银行、保险等机构。例如,国泰君安通过“撮合+促融”模式支持减排项目;华兴资本新能源顾问提供“碳信用合同支持+交易”方案;中金公司为钢铁行业供应链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中海信托推出“中海蔚蓝CCER碳中和服务信托”;平安产险推出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

结论

白皮书认为,我国碳金融发展在服务网络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在交易机制创新和主体角色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碳金融市场将朝着规模增长、要素丰富和价格博弈活跃的方向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交易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8.67 MB | 7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