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Press - Workflow Management--Models, Methods & Systems.pdf

MIT Press - Workflow Management--Models, Methods & Systems.pdf

这是一份关于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的综合性文档,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丰富内容。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总结: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工作流(Workflow): 指的是为实现特定业务目标而执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
  • 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 旨在支持、自动化和优化工作流的软件系统,它能够管理任务分配、流程控制、资源调度等。
  • 流程建模: 采用Petri网等形式化方法对工作流进行描述和分析,以确保流程的正确性和效率。Petri网是用于描述并发和异步系统的强大工具,文档详细介绍了Petri网的各种元素和属性。
  • 角色与资源: 强调了任务与资源的对应关系,资源可以是人、机器或系统,而任务则与特定角色相关联。
  • 核心概念:
    • 任务(Task): 工作流中的基本执行单元。
    • 工作项(Work Item): 任务与案例(具体工作对象,如订单、申请等)的结合。
    • 活动(Activity): 工作项的实际执行过程。
    • 过程(Process): 描述如何执行特定类型的案例。
    • 案例属性(Case Attributes): 用于管理案例的变量。
    • 条件(Condition): 决定任务执行顺序的条件。
    • 触发(Trigger): 启动工作项的方式,包括资源驱动、外部事件和时间信号。
    • 路由(Routing): 定义案例在工作流中的流向,包括顺序、并行、选择和迭代。
  • BPR(业务流程再造): 与工作流管理密切相关,旨在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再思考和重新设计,实现成本、质量和服务的显著改进。

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与功能:

  • WFMC 参考模型: 描述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组件和接口,包括流程定义工具、工作流执行服务、工作流客户端应用、调用应用、管理和监控工具等。
  • 核心功能:
    • 流程建模与定义。
    • 任务分配。
    • 流程控制。
    • 资源管理(员工、机器)。
    • 触发机制。
    • 应用程序集成。
    • 数据管理(案例属性、流程状态)。
    • 监控和管理工具。

工作流设计的关键要素:

  • 选择正确的流程定义工具: 流程设计是关键。COSA和Staffware是示例。
  • 重视流程结构与状态控制: 正确的流程结构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可追踪性。
  • 注重并行处理: 尽量利用并行处理来缩短流程时间。
  • 重视资源配置与管理: 确保任务分配给合适的资源。
  • 关注用户界面设计: 简洁、易用的界面可以提高用户效率。
  • 明确定义流程目标与 KPI (关键绩效指标): 帮助衡量和改进流程。
  • 采用 BPR 方法: 通过彻底重新设计流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工作流管理的挑战与趋势:

  • 灵活性与变化: 现代业务流程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 互操作性: 工作流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包括外部系统)集成。
  • 动态变化: 处理流程定义更改时运行的案例。
  • 数据安全与完整性: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 改进方法: 流程改进的关键在于识别和解决瓶颈。
  • 未来发展趋势: 包括对流程建模,分析和流程规划的持续改进,以及工作流在互联网和企业内的应用。
下载完整报告 | 9.55 MB | 37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