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202401.pdf

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202401.pdf

这份“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蓝领群体的就业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蓝领劳动者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占就业人口的53%以上。随着新生代蓝领崛起,他们的就业动机从生存转向发展。

报告要点:

  •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蓝领权益,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催生了“新蓝领”,如网约配送员,并促进了就业市场多元化,为蓝领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 新就业形态: “新就业形态”突破了传统就业模式,促进了蓝领就业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 职业定义: 报告对蓝领职业进行了定义和划分,包括普蓝、深蓝和锐蓝,以及“新蓝领”。
  • 调研方法: 报告采用文献研究、大数据监测和问卷调研等方法,对工厂普工、网约车司机等11个蓝领职业进行分析。

蓝领就业现状:

  • 准入条件: 蓝领职业包容性强,但月嫂和货车司机入职条件最严格。
  • 生产工具成本: 货车司机负担重,超6成背负车贷,回本周期长。
  • 技能成本: 部分职业(如月嫂、美容美发师)需要提前培训或考证,存在时间或金钱成本。
  • 流动性: 蓝领跨省流动性强,服务业、外卖员等职业本地就业比例高。
  • 收入水平: 蓝领薪资逐年增长,但2019年后涨幅放缓,与白领收入差距缩小。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收入较高。
  • 薪资结算: 多数蓝领薪资准时结算,但建筑工人欠薪情况较为突出。
  • 薪酬满意度: 月嫂、外卖员和货车司机对薪酬满意度最高。
  • 收入成长: 随着入职时间增长,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收入更具成长空间。
  • 职业伤害保障: 新型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成效,蓝领群体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 工作体验: 蓝领工作时长普遍较长,尤其货车司机;外卖员呈现短时高压特点。
  • 精神压力: 月嫂易受“隐形伤害”,货车司机面临“如厕难”问题。
  • 职业情绪: 大部分外卖员相信多劳多得,美容美发师认为职业有前景,建筑工人感到辛苦,货车司机感到孤独。

择业因素:

  • “时间自由”与“个人技能适配性”是蓝领群体择业的主要原因。
  • 月嫂、美容美发师、外卖员认可自我价值,职业推荐意愿高。

未来趋势:

  • 蓝领群体就业技能将不断升级,长期稳定就业成为趋势。
  • 数字技术将催生新就业机会和形态,整体改善蓝领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81 MB | 3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