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治理蓝皮书(2024年) -中国信通院.pdf

人工智能治理蓝皮书(2024年) -中国信通院.pdf
《人工智能治理蓝皮书(2024年)》核心内容总结 本蓝皮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复杂多变新形势,以及核心议题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 **一、新形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行业高速增长,商业生态分化,技术变革深刻,挑战政府监管能力。国际合作取得关键成果,各国治理共识差异并存。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加剧,如内生风险(数据、模型、算法等)和衍生风险(个人隐私、社会安全等),亟需搭建完善治理框架。 **二、核心议题进展与趋势** 1. **基于产业链的治理:** 全要素推进负责任创新。数据来源合法性是关键,高质量数据集供给存在挑战。模型层开源治理引发争议,开源模型受商业利益影响,开源风险加剧。应用层分级分类的标准不明确。 2. **确保技术普惠共享:** 多维度促进可持续发展。亟待弥合智能鸿沟,全球层面技术发展不平衡。全面应对文化偏见问题。推动能源转型与能效提升。 3. **制度技术治理并进:** 全生命周期确保安全可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是趋势,透明度、用户数等标准成为各国普遍认可的人工智能监管工具。监管沙箱为创新提供灵活空间。问责制是培育可信生态的关键。技术工具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价值对齐、红队测试等技术成为各国共识。 4. **人机关系如何重塑:** 新型风险中推动伦理先行。情感陪伴威胁人类交互主体性。劳动替代快于岗位创造引发就业担忧。智能失控潜藏人类生存性风险引争议。 **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治理** 主要经济体监管模式各异,规则落地取得实质进展。企业和专业机构等主体创新探索,形成协同共治生态圈。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日益深化,三大维度热点持续深化。 **四、人工智能治理对策建议** 1. 深化落地人工智能协同敏捷治理模式: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跨部门协同治理,健全多元敏捷互动机制。 2. 系统监测预警人工智能伦理社会影响:科学设定监测目标,加强前瞻预警,引导公众提升智能素养。 3. 围绕要素和场景细化负责任创新方案:围绕算力、模型、数据等“要素+场景”制定低位阶立法。 4. 立足于全生命周期优化安全技术工具:探索安全技术研发创新,强化监管平台资源配备,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第三方评估机构力量。 5. 加速落地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方案:推动建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平台,协助后发国家加快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68 MB | 5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