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之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与思考.pdf

数字化转型之路: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与思考.pdf

这份PPT主要介绍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1. 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 应对经济下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
  2. 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 帮助企业摆脱低端制造,提高附加值。
  3.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社会化生产体系和创新性金融服务。
  4. 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 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探索

  1. 国外: 主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通过数据智能分析挖掘价值。
  2. 国内: 补课、提升与模式创新并举,包括:
    • 云化、平台等满足中小企业低成本信息化需求。
    • 提升工业大数据分析,设备、能耗、质量。
    • 模式创新,如制造资源优化配置、金融+保险+物流。

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应用方向:资源配置优化、企业运营管理、生产过程管控、资产管理服务等。

三、中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创新

通过连接用户、连接工厂、连接物流、连接金融四个方向,探索特色创新应用模式,包括大规模定制、能力交易与资源配置优化、数据驱动的精准物流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

四、大型制造企业的应用探索

重点是借助平台提升数字化分析决策能力,布局高价值应用。例如:

  • 特定场景+工业大数据深度分析。
  • 多环节集成与协同优化。

五、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探索

围绕“抓资源、补能力”诉求布局平台应用,重点包括:

  1. 低成本信息化应用:以云化MES、ERP为代表。
  2. 获取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通过平台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

六、重点垂直行业的应用探索

  1. 流程行业: 例如钢铁、石化、能源电力等,三大应用场景:
    • 数据+模型驱动的生产管理优化。
    • 以数据可视化为核心的HSE系统。
    • 基于数据的全供应链优化。
  2. 多品种小批量离散行业: 例如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等,主要应用:
    • 基于数据机理的协同设计仿真验证。
    •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生产工艺优化。
    • 依托系统集成的供应链管理优化。
    • 以数据模型分析为核心的设备健康管理。
  3. 少品种大批量离散行业: 如汽车、家电、电子等,主要应用:
    • 数据共享驱动的大规模定制。
    • 依托数据深度分析的产品质量优化。
    • 以数据互通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优化。
    • 基于物联+分析的后服务市场。

七、三大功能体系的演进

  1. 网络: 演进方向包括TSN、5G、NB-IoT、SDN 等新型网络技术。
  2. 平台: 平台功能体系出现3大演进方向:
    • 工业技术积累深刻影响平台产业变革。
    • 开源技术推动IT技术不断演进。
    • 开发者生态与应用创新生态加速平台应用创新。
  3. 安全: 工业互联网安全框架由三个防护视角构成:防护对象、防护措施、防护管理。

八、面临的挑战

  • 技术层面:IT与OT融合创新、新兴技术有效性、基础性技术短板。
  • 应用层面: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新兴技术成本高、标准化通用方案不足、人才短缺。
  • 产业层面:缺乏产业巨头引领、企业间协同创新合作不足、创新生态建设有待加强。
  • 商业层面:前期资金投入大而短期收益有限、盈利模式单一。

九、展望

  1. 应用探索与推广将是工业互联网下一阶段的发展主线。
  2.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兼具大企业更高层次提升能力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普及任务两种路径。
  3. 以资源协同、产融结合为特点的应用模式是我国较为独特。
  4. 对供需两端,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实现都是工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 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的融入将带来巨大创新与变革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78 MB | 1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