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大连理工大学-202503.pdf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大连理工大学-202503.pdf

这份报告是关于中国研发经费的全面分析,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面,旨在揭示中国研发活动的规模、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 宏观概览与发展趋势

  1. 规模持续增长: 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突破33357.1亿元,同比增长8.36%。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65%,超过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持续拉动全球研发经费增长。
  2. 结构性变化: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结构呈现出显著变化。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迅速,而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相对稳定。在研发经费来源方面,企业是主体,政府占比有所下降。
  3. 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占比最高,且增长明显,西部地区投入相对较少。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空间集聚现象明显。
  4. 发展驱动力: 研发经费超前投入为中国自立自强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 研发经费来源与支出

  1. 来源结构: 企业是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占比持续增加。政府的贡献有所下降,但仍然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2. 支出结构: 企业是研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 部门构成: 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中央财政研发经费的主要管理者。
  4. 政府支出: 政府研发经费支出规模持续增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与开发是主要支出方向。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都呈现增长趋势。
  5. 地区差异: 北京、广东、江苏等省份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领先,占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较大。

三、 企业研发活动

  1. 企业主体地位: 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
  2. 行业分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
  3. 研发强度: 信息技术行业研发强度最高。
  4. 企业类型: 境内和境外上市企业的研发经费占比较高,其中,境内上市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也在崛起。
  5. 企业案例: 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突出。

四、 高校研发活动

  1. 规模与分布: 中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与G7国家相比,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相对较低。
  2. 高校类型: “211” 及省部共建高校在研发中占据主导地位。
  3. 学科分布: 高校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
  4. 研发类型: 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经费支出较高。

五、 国际对比

  1. 中美对比: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但人均研发经费水平仍有差距。中美两国在研发经费来源、执行结构上存在差异。美国企业更倾向于自筹资金,而中国企业更多依赖政府。
  2. G7对比: 中国高校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在G7国家中位居前列。

六、 结论与建议

  1. 优势与挑战: 中国研发经费规模持续增长,但在研发效率、原创性研究、区域平衡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2. 政策建议: 报告提出了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完善研发经费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总结

这份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研发经费的现状、趋势和特点,揭示了中国在研发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挑战。报告强调了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支持基础研究和引导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区域差异对创新发展的影响。报告还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使用效率、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下载完整报告 | 13.65 MB | 94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