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报告分享】钠离子电池:元年在即,未来可期.pdf

【4.26报告分享】钠离子电池:元年在即,未来可期.pdf

钠离子电池:元年在即,未来可期

华金证券发布了一份关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核心观点:

  1.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似,但材料有差异: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都是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实现充放电。主要差异体现在正极、负极和集流体材料方面。
  2. 正极材料:
    • 层状氧化物:有望最先规模化生产,比容量较高,但空气稳定性一般。
    • 普鲁士蓝/白化合物:成本较低,但稳定性差。
    • 聚阴离子化合物: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好,但比容量较低。
  3. 负极材料: 主要为硬碳,软碳为辅。硬碳比容量较高,但成本高;软碳成本低,但储钠比容量较低。
  4. 钠电池材料成本下降: 材料成本有望降低30%-40%,主要原因是金属钠地壳丰度高,价格低于锂;且正负极集流体可采用更便宜的铝箔。
  5. 钠离子电池需求增长: 预计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快速增长,有望应用于电动两轮车(替代铅酸电池)、A00级别电动车以及储能领域等。
  6. 投资建议: 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建议关注宁德时代、维科技术、华阳股份、多氟多、振华新材、鹏辉能源。
  7. 风险提示: 钠离子电池进展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疫情等其它突发因素的影响。

主要内容:

  1. 钠离子电池的构成: 钠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材料构成。正极主要有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白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三种路线。
    • 正极路线: 报告详细分析了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不同结构类型)、普鲁士蓝/白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的优缺点,以及改性方法。
    • 正极制备: 钠电正极的制备方法有固相法和液相法。
  2. 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和性能: 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低温性能方面具备优势。与铅酸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在成本、低温性能、耐过放电性能上具有优势。
    • 成本: 钠电池材料成本相较于锂电池大幅下降,主要在于金属钠地壳丰度高、正极可用资源量丰富的铁、铜、锰等金属、集流体用铝箔。
    • 性能: 报告对比了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的性能指标,包括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工作电压、低温保持率、耐过放电、安全性、环保性。
  3. 钠离子电池的市场空间: 预计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有望从2023年3.6GWh增长至2025年65.8GWh。
  4. 钠离子电池相关标的: 报告列举了中科海钠、华阳股份、宁德时代、传艺科技、维科技术、众钠能源、立方新能源、美联新材等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内的布局情况。
  5. 投资建议: 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充分受益。
  6. 风险提示: 钠离子电池发展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下降、疫情等。

总结:

该报告深入分析了钠离子电池的构成、成本、性能、市场前景,以及相关公司的布局,并对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53 MB | 4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