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年在线监测信息公开,共绘碧水蓝天.pdf

2025年十年在线监测信息公开,共绘碧水蓝天.pdf
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发布的《十年在线监测信息公开 共绘碧水蓝天》报告,重点介绍了该中心十年来利用在线监测数据监督污染源、促进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和成果。 报告首先回顾了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从2005年提出“重点污染企业”概念,到2017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绿色江南自2015年起,开始利用蔚蓝地图环境数据库等平台,结合污染源自行监测数据,对重控污染源进行在线监督和提示。 报告详细介绍了绿色江南的监督模式:通过微博、信访平台等渠道,向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实时反映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超标情况。在实践中,绿色江南逐步规范了监督流程,并不断改进监督提示的内容和方式。 报告重点分析了十年来的监督成果。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绿色江南共提示企业18857家次,涉及15个行业门类、57个行业大类,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在线监督提示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后略有下降,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比最高,其次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污染物种类来看,以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等常见污染物为主。报告还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展示了监督提示对企业整改和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 报告总结了在线监督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对于自行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需要区分是真实超标还是由于设备问题、工况调整等原因导致的。此外,还建议各地区完善污染源自行监测平台,并加强对企业的培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最后,报告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共绘碧水蓝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6.1 MB | 6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