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字红利是打造“双循环”的着力点-阿里研究院-202009.pdf

释放数字红利是打造“双循环”的着力点-阿里研究院-202009.pdf

这份文档主要探讨了通过释放数字红利,打造“双循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核心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文档开篇强调了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2. 数据生产力的崛起: 通过案例展示了数据生产力带来的变革,包括SpaceX降低发射成本、物流行业订单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洛可可设计公司通过数字化实现效率提升。 核心在于通过“新生产要素:数据”和“新生产工具:智能工具” 来赋能“新劳动主体:创造者”。

3. 全球产业生态: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和制造业大国,这为构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生态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需求与数字化企业之间的双向驱动,也促进了基于数据的新供给。

4. 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 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重点关注“新”、“快”、“全”三个维度。 即:

  • “新”:面对消费者主权崛起,如何孵化新产品、新品牌。
  • “快”:如何构建起高频竞争新优势。
  • “全”:如何构建全产业链资源优化体系。

5. 消费者主权崛起: 未来10年,消费者主权将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个性化、场景化、实时化、互动化成为关键。 新人类主导消费话语权,对新品类、新场景的需求增加。

6. 小众品牌崛起: 大量小众品牌在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体现了消费趋势的多元化。

7. 增长密码: 新客户+新产品+新组织+新数字基础设施是关键。通过消费者资产、产品力和组织力,结合数智化能力,实现增长。

8. 高频竞争: 企业需要具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通过缩短新品孵化周期、交付履约周期、财务结算周期,以及提高经营调度频率来建立竞争优势。

9. 新品创新: 从“试验验证”到“模拟择优”,通过数据和算法驱动消费者运营,从而精准锁定目标人群,进行深度运营。

10.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面临“集成应用陷阱”,即集成应用难、落地难。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矛盾在于企业全局优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

11. 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未来十年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安装期,基于5G+云+移动+IOT的新基础设施将成为关键,从而提高信息系统响应能力。

12. 中国独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从单轮驱动到双轮驱动,这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突围升级的最大风口。 通过数字化营销,连接“消费端”(可触达、可服务、可洞察、可分析) 和“供给端”(中台化、云化、供给端移动化、IOT化)来实现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79.23 KB | 2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