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三招打破通缩负循环-国信证券-250326.pdf

这份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题为《三招打破通缩负循环》,发表于2025年3月26日,核心观点是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工业通缩—服务业收缩—需求下降”的负向循环,并提出了打破这一循环的三项关键政策建议。
报告首先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甚至低于疫情期间的平均水平,并罕见地被净出口超越。尽管政府在2024年9月后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但消费并未出现明显改善。报告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工业通缩”的负面影响。自2018年以来,中国的逆周期调控政策侧重于供给侧改革,主要扶持工业部门。然而,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加上财政收入的紧张,导致政策挤压服务业的收入,进而削弱服务业的增长。由于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疲软进一步抑制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最终加剧工业通缩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政府有望通过以下三招打破负向循环:
1. **实施积极财政扩张政策:** 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元,较上年净增2.9万亿元,缓解财政收支紧张局面。政府激励工业部门生产和投资不再挤压服务业收入,并可以将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刺激服务业发展,通过服务业复苏带动就业市场改善,进而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2. **优化工业产能,建立分行业产能退出机制:** 政府将分行业推动工业部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并通过规范地方招商政策与调整出口退税,减少对工业部门的过度激励。政策实施预计可使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缓解PPI持续下行压力,同时释放的财政资源将转投服务业,形成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3. **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居民减负增收,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财政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步推出育儿补贴、助学贷款优惠等多项精准补贴措施,配合养老金调增、医保补助提升等社会保障政策,形成覆盖多阶层的减负增收网络。尤其强调建立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重要性,通过该群体收入信心的修复,产生消费示范效应以及乘数效应。
报告预计,由于服务业发展动能恢复需要时间,居民收入信心回升也非一蹴而就,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速的上升将较为平缓,下半年消费增速的上升可能会更为陡峭。关于出口方面,报告预测报复性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抢出口”效应,导致2025年中国出口增速波动加大,进而影响全年经济走势。2025年二季度随着“抢出口”效应消退,出口增速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从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报告预测2025年二季度可能会呈现全年GDP同比增速的阶段性低点,该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环比收缩可能达到年度峰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或也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发力。
最后,报告提示了政策调整滞后、海外市场动荡等风险因素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强调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直接支持居民增收等方式来打破“工业通缩—服务业收缩—需求下降”的恶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报告也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了一定的预测,并且提示了相关风险。
相关报告
-
507.09 KB 14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中国经济中需求与生产的数量关系探究-国信证券-20230327.pdf
-
1.33 MB 22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深化改革系列研究(1),二十届三中全会前瞻-国信证券-20240710.pdf
-
1.61 MB 25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周期系列之一,康波-穿越迷雾的灯塔-国信证券-20240527.pdf
-
574.79 KB 13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供需框架看利率-资金供给曲线与融资需求曲线-国信证券-20240411.pdf
-
599.13 KB 12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疫情期间中国实物产能稳步增长,疫后经济修复的关键在就业-国信证券-20230217.pdf
-
3.95 MB 27页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房地产的经济贡献分析-国信证券-202302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