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面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报告.pdf

这份文档是关于“面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报告”的总结。报告指出,在数字化浪潮下,金融机构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数字信任体系的建设是关键。
一、数字信任的重要性与定义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对数字信任的需求。数字信任是指在数字生态系统中,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信任关系,确保身份、数据、行为和链路的可信。ISACA和Gartner等机构都对数字信任进行了定义,认为其包括质量、可用性、安全隐私、道德诚信、透明诚实和弹性等特质。
二、数字信任的关键技术
报告重点介绍了推动数字信任建设的几项关键技术:
- PKI和密码学:提供安全基础,支持认证、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
- 大数据:用于风险管理、信用评估,并改进客户体验。
- 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机构,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隐私计算: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 零信任:强调持续验证,构建身份中心化安全架构。
- 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安全且透明的交易。
- 可信计算:利用硬件安全模块增强系统安全性。
三、金融行业信任体系建设的三个层次
数字信任体系的构建可分为三个层次:
- 基于法规约束的信任关系:合规是基础。
- 基于商业道德的信任关系:诚信、真实是关键。
- 基于商业信用的信任关系:品牌是目标。
四、以数字信任驱动经济业态升级
报告探讨了数字信任在不同金融场景的应用,包括:
- 征信授权签署: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线上信贷业务。
- 电子印章管理:实现印章的数字化、安全化管理。
- 数据报送自动化:实现监管报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 金融业数据共享: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保障数据安全。
- 风险信息协同: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与协同防控。
- 金融业务可信体系:通过客户可信档案的构建,实现客户管理流程的闭环。
- 数字银行可信纵深防御:建立安全防御体系,保障数字银行安全。
- 银行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质量,促进业务创新。
-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存款证明:实现电子存款证明的安全、高效流转。
五、安全可信生态支撑数字金融发展
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金融生态,需要结合传统信任与数字信任,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的数字信任水平,从而保障金融业务安全,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报告
-
4.52 MB 60页 央国企信创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2022年).pdf
-
4.52 MB 60页 《央国企信创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2022》.pdf
-
14.83 MB 77页 数字金融行业系列深度之一:DeepSeek如何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中信建投-20250223.pdf
-
1.35 MB 66页 政府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数智化驱动发展效能提升路径探索-中国信通院.pdf
-
1.6 MB 59页 数字孪生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信通院.pdf
-
2.07 MB 33页 2021数字化转型下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上)-亿欧智库-202102.pdf
-
6.35 MB 53页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4年)20250124.pdf
-
12.61 MB 118页 2024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报告.pdf
-
4.29 MB 159页 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pdf
-
1.36 MB 51页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中国信通院.pdf
-
14.17 MB 102页 新一代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pdf
-
2.01 MB 27页 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36氪-202409.pdf
-
25.82 MB 68页 202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配电通信网建设与思考研究报告.pdf
-
982.67 KB 20页 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行动方案.pdf
-
1.79 MB 66页 数字大动脉 未来新底座——数字基础设施评估体系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信通院.pdf
-
1.45 MB 51页 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研究报告(2023年)——大模型在政务领域应用的实践及前景-中国信通院.pdf
-
1.72 MB 35页 2023年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艾瑞咨询-202312.pdf
-
5.39 MB 57页 2023年中国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现况及能力研究报告-5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