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2(2023).pdf

中国工程院: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2(2023).pdf
这份文档是《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2》,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发布。蓝皮书旨在评估和分析现代能源体系的建设进程,并为能源发展提供量化指导。 **核心内容:** 1. **现代能源体系的定义与重要性:** 现代能源体系关注能源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强调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四个维度,这些维度是中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根本要求。 2. **指数构成:** * **维度:**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 **指标:** 蓝皮书包含多个具体指标,例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覆盖率、能源多样性等。各项指标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指数值100代表最优,50代表平均水平,0代表最差。 * **权重:** 指标权重通过专家访谈与调研确定。 3. **数据来源:** 蓝皮书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国家统计数据,以及国际能源署(IEA)、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数据。 4. **中国现代能源体系指数分析:** * **综合指数:** 2010-2020年,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综合指数持续上升,由38.01上升至50.09,年均增长率约3.11%。表明我国能源革命成效显著。 * **二级指数:** 清洁指数快速上升,低碳指数稳步上升,安全指数略有下降,高效指数波动上升。 * **与世界对比:** 2020年中国综合指数为50.09,世界排名第38位,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但领先于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 5. **中国各省现代能源体系指数分析:** * **综合指数:** 各省综合指数差异较大,排名前三的为四川、重庆和北京。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在川渝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较低的区域在华北地区。 * **各维度指数分析:** * **清洁指数:** 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及川渝地区较高,北部地区和能源“金三角”地区较低。 * **低碳指数:** 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较高,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相对较低。 * **安全指数:** 能源资源富集区(如西北地区)较高,东南沿海地区较低。 * **高效指数:** 华东、华中地区相对较高。 6. **总结与展望:** 过去十年,中国在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方面均取得进展,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差距。蓝皮书旨在提供量化指标,帮助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助力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34 MB | 2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