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pdf

清华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pdf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是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团队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旨在评估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报告秉承“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主要结论:** 1. **全球创新格局:** 欧美城市仍占据领先地位,亚洲城市迅速追赶,头部城市创新版图竞争激烈。湾区城市群和微型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呈现出特色优势。 2. **发展模式:** 前20城市展现出四种发展模式:创新高地型(如旧金山-圣何塞、东京)、科学中心型(如纽约、北京)、科学中心+创新生态型(如伦敦、上海)和均衡型(如慕尼黑、新加坡)。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在科技创新中起关键作用。 3. **科学中心:** 美国城市凭借深厚基础持续占据优势,中国城市快速崛起。美国在知识创造方面展现巨大优势,持续引领全球学术前沿。 4. **创新高地:** 全球经济发展动力发生显著变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赋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迅猛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市值普遍实现了正向增长。 5. **创新生态:** 欧美地区凭借优越的基础设施服务和创新文化积淀领先全球,亚洲的领先城市凭借海外投资和融资的强劲增长快速提升全球排名。 6. **热点议题:** * **国际合作论文:** 国际合作持续强化,全球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城市(都市圈)在国际学术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合作论文数量方面仍保持逆势增长。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学科。 * **生物医药专利:** 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占据全球专利的绝对优势,并主导和推动生物医药向极综合交叉方向发展。生物医药创新更加依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领域技术融合和风险资本集聚。 **报告还关注了全球范围内国际合作论文的发展趋势和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情况,并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深入追踪。** **专家委员会和研究团队:** 报告由包括薛澜在内的专家委员会指导,并由陈玲担任首席科学家,孙晓鹏、汪佳慧、乔亚丽、李少帅、赖丽琴等组成核心团队,共同完成数据支持和内容支持等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41 MB | 4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