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健康物联网白皮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2011.pdf

2020健康物联网白皮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202011.pdf

《健康物联网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健康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技术、标准化进程及应用案例,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发展。

一、健康物联网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 产业发展迎合社会需求: 健康物联网迎合了社会对主动健康、智慧养老、慢性病管理等新业态的需求,尤其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 政策出台助力产业发展: “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为健康物联网提供了战略地位,强调预防为主,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 落地应用已有初步成效: 民众健康意识提升,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上升,健康物联网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如健康产业成功试点。

二、物联网技术多维度赋能健康产业

  • 产业架构: 健康物联网产业由硬件设备、信息化支撑和应用服务三个层级构成,涵盖未病、慢病、康复、健康等领域。
  • 技术组成: 涉及标识编码、安全、互联互通(NFC、蓝牙、Zigbee、广域网等)、对象感知、赋能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多种技术。
  • 共性基础: 标识编码方面,Handle、Ecode、OID等是主流技术;安全方面,主要参考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保障数据安全。

三、健康物联网标准化进程加速

  • 健康物联网标准化三维设计模型: 从技术域、业务域和产品域三个维度对标准进行分类。
  • 健康物联网标准体系: 形成了共性基础、对象感知、互联互通、平台集成、赋能支撑、应用服务六个子分支的标准体系。
  • 标准化现状梳理: 阐述了共性基础、对象感知、互联互通、平台集成、赋能支撑、应用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现状。

四、健康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健康物联网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
  • 建立健康物联网权威客观评价检测机制。
  • 孵化健康物联网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

五、健康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心电健康系统: 通过远程心电技术实现对心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
  • “物联网+健康扶贫”健康管理平台: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的筛查、管理和干预。
  • 腾讯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通过物联网和 AI 技术,提升养老院环境安全和护理水平。

总结分析:

  • 共性基础领域: 标识编码、物联网安全等方面标准化成果丰富。
  • 对象感知领域: 智能卡、条码、RFID等领域标准有待完善。
  • 互联互通领域: 主要参考国际标准,建议加大国内标准采标力度。
  • 平台集成领域: 建议加强自主研发,推动平台集成标准。
  • 赋能支撑领域: 超高清视频应用标准起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仍处于基础阶段。
  • 应用服务领域: 部分团体标准已制定,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国家标准立项需求。

总体来看: 健康物联网行业已具备标准规范意识,但在技术、应用层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05 MB | 7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