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共青团中央-202312.pdf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共青团中央-202312.pdf
这份报告是关于中国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时间是2023年12月。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 * **网民规模和普及率:** 2022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9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2%。 * **城乡差异:** 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略高于农村(97.5% vs 96.5%),差距持续缩小。 * **学龄段差异:** 小学生普及率相对较低(95.1%),但其他学龄段均超过99%。 * **首次上网时间:**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上小学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二、未成年人互联网接入环境:** * **上网设备:** 手机是最主要的上网设备(91.3%),传统设备使用率下降。新型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使用率有所上升。 * **上网时长:** 仍有部分未成年人存在过度上网问题。 * **依赖程度:** 两成未成年人表示对互联网有依赖。 **三、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 * **应用类型:** 88.7%的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学习,玩游戏、看短视频是主要的娱乐方式,聊天也很普遍。 * **学习:** 多数未成年人会利用互联网复习、在线答疑等。 * **娱乐:** 玩游戏和看短视频的比例较高,听音乐也有一定比例。 * **社交:** 网上聊天是主要的社交方式。 * **信息获取:** 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频平台,但对信息来源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 **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教育引导:** * **上网技能:** 多数未成年人通过自己摸索学习上网技能,学校和社会的作用相对较弱。 * **关注新兴技术:** 多数未成年人听说过人工智能技术,但对其了解的渠道有限。 * **安全意识:** 多数未成年人有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但仍需加强。 * **家长管理:** 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上网安全,但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 **五、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与权益保护:** * **网络安全事件:** 超过七成未成年人过去一年未遭遇网络安全事件。 * **网络违法、不良信息:**未成年人可能会接触不良信息,如虚假广告、暴力内容等。 * **权益认知:** 多数未成年人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有待加强。 **六、主要发现:** 1. 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饱和。 2. 城乡差距缩小,但应用水平有差异。 3. 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4. 手机等移动设备和新型智能设备使用普及。 5. 互联网学习成为常态。 6. 网络娱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7. 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并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8. 未成年人上网技能和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9. 人工智能教育有待加强。 10. 网络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安全环境有所改善。 **七、建议:** 1.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城乡公平上网。 2. 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解决用网过度问题。 3. 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引导积极内容。 4. 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加强普法教育。 5. 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支持未成年人学习新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5.15 MB | 6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